张衡创制地动仪的诱因可能来自灯笼和风铃。候风地动仪直径8尺,可能反映张衡惯于向上观天象,精于天文的形象,我国原始天文仪器标准尺寸是8尺,大约为一个的身高(古代用的尺),张衡设计过的指南车、三轮、自飞木雕等,涉及观天文的仪器如圭表、浑仪、浑象尺寸一律8尺,地动仪制成之后与几件天文仪器一起安装在高高的观天灵台上,这是张衡科学灵感之物在高处显灵的表达,或者是东汉古人对悬挂物,对天象、星辰和大自然的敬畏与崇拜。这与现代人判断地动时观察吊灯晃动,判定地动
张衡利用物体的惯性来测定地动,都柱悬挂在中央,为人类探索地动奥秘迈出,其贡献理当在世界科学占有光辉的一页。为了永远纪念他,国际天文学会于1970年、1977年先后以张衡的名字对一座月亮环形山和一颗太阳系小行星作了命名,这不能不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东汉时期,中国发生的地动的次数较多。为了测定地动方位,及时通知官府做出赈灾行动,张衡在担任太史令一职时,开始研制能够报告地动的装置。经过多年的钻研,终于在公元132年发明了世界上台测定地动方位的科学仪器———地动仪。利用它,不但可以知道何时发生的地动,而且还可以测出地动的方位。从古书中对地动仪的描述来看,张衡的头脑中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地动是从远处一定方向传过来的地面震动。他把震动看成是可以通过固体的大地传输的一种事物。虽然现在我们都知道地动波的存在,但是东汉时期张衡就能意识到这一点,是需要经过推理和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