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后母戊鼎正式由中国历史博物馆移至该馆,亮相时鼎前的标牌已赫然显示“后母戊鼎”。央视播出后,随即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司”“后”之争也由学界扩展到社会争论,令人尴尬的事情出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殷墟博物苑、中国文字博物馆三个中国举足轻重的博物馆,在展示同一件青铜大鼎时,出现了不同的称谓,位于首都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称“后母戊鼎”,而在其出土地——殷墟、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它的释名为“司母戊鼎”。
其他鼎 扁兽足鼎, 商代。1975年8月于江西省樟树市三桥乡横塘出土。通高29厘米,口径20厘米,重3.2千克。该鼎斜折沿,方唇,沿上有一对直竖耳,耳上名卧一虎。虎呲牙咧嘴,尾部上卷,身饰云雷纹。鼎身上下各饰一周圆圈纹,中部有三棱,以棱为中心饰三组由变体云雷纹组成的饕餮纹。三扁足呈变体兽形,卷尾似虎,突目、高冠,尖嘴似鸟,全身也饰云雷纹。类似造型的青铜鼎在新干县大洋洲商代墓葬中多有发现,可见当时铸造数量之大,使用范围之广。现藏于江西省樟树市博物馆